|
科技部ITER中心、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5月13日在合肥召開“TF導體管材制造技術研討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久立生產的TF導管(超導電纜不銹鋼管導體)性能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全部指標滿足ITER技術要求。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政府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共同草簽了ITER計劃協定。中國作為參與方之一承擔了相應的制造任務。久立特材通過自身實力和多年的制管經驗取得了承擔該項目中超導電纜不銹鋼管導體的研發和生產任務,該導體管材也是國產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技術含量高,制造難度大,目前世界上也僅有日本、韓國兩家的產品基本滿足要求。
ITER裝置用TF導管的各項技術要求十分苛刻,必須達到“DA技術規范”(核聚變原子能組織機構)所要求的力學性能、腐蝕性能、外觀尺寸等等標準要求。由久立承擔的TF導管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工藝探索,通過不斷工藝優化,克服了重重困難,生產的導管經檢測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DA技術規范”,特別是低溫延伸率。設計技術要求 4.2K(即攝氏零下268.9度)低溫延伸率能夠大于30%,國際上原最好企業生產的管子最高值只能達到25%,因而國際組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對DA技術規范中4.2K低溫延伸率從標準不低于30%不得不下調為平均不低于20%,而久立特材經過研發和大量技術攻關工作,生產的TF導管4.2K低溫延伸率全部達到32%以上,平均達到了35%,遠超日本、韓國同類產品的性能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這不僅為ITER項目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為國家爭了光。該產品的成功研發,標志著久立特材的管材生產裝備、制造技術和研發能力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
免責聲明:本平臺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及文章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平臺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