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不銹鋼管切削加工性能的三個途徑 |
時間:2017-11-15 來源:不銹鋼現貨超市網 作者:不銹鋼現貨超市 |
改善不銹鋼管切削加工性能,通常可通過以下三個途徑:
一、選擇不銹鋼管加工性能好的存在狀態
低碳不銹鋼在冷拔、熱軋的狀態下最好加工;中碳不銹鋼在其一部分球化的珠光體最好加工;高碳鋼必須完全球化并在退火狀態時加工性最好。
二、通過熱處理改善不銹鋼管加工性
如工具鋼,一般不銹鋼管經退火處理可以降低硬度、強度,提高加工性。白口鑄鐵可以加熱到950~l000℃,保溫、退火,來提高加工性。有不少不銹鋼材料通過調質處理,提高硬度、強度,降低塑造型改變其加工性。如車制不銹鋼管兩端螺紋時,由于硬度太低,塑性較大,光潔度不易提高,當經調質處理后,硬度增加到HRC28時,塑性下降,光潔度可以改善,生產效率也相應提高。
還有一些工件材料,如氮化鋼,為了減小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殘余應力,可采取去應力退火。時效處理也是改善加工性的方法,如加工Cr20NisoT/3之前,先加熱到1000℃保持8小時,然后在900~950℃溫度下時效處理l6小時,再在空氣中冷卻,這樣處理后可以提高切削加工性。不銹鋼管用熱處理的方法改善加工性,要在工藝允許范圍內進行,而且具體采用那一種熱處理規范,要根據工廠的條件而定。
三、在不銹鋼管工藝要求許可的范圍內,選用加工性好的工件材料
如機床用的某些絲杠,可以選用易切鋼。自動機、自動線生產中使用易切材料,對提高刀具耐用度及保證穩定生產有重要作用。這是由于易切鋼中的金屬夾雜物(如MnS)具有潤滑與脆化的作用,可以降低切削力,克服粘刀現象,并使切屑容易折斷。
我國常用的易切鋼是硫易切鋼,其力學性能及切削加工性分級隨著切削加工技術和刀具材料的發展,不銹鋼管材料的加工性也會發生變化。如電加工的出現,使一些原來認為難加工的材料,變得不難加工。“群鉆”的發展,使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鉆孔的加工性差距縮小了。
硬質合金的不斷改進,新刀具材料的不斷涌現,將使各種工件材料的加工性差距逐漸縮小。隨著新的工件材料(如耐熱材料、高強度材料、高硬材料、高純材料)的出現,高精度、高光潔度加工以及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必然給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帶來新的矛盾,這就要求人們進一步去認識、分析和解決它。 免責聲明:本平臺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及文章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平臺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