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無縫管過剩產能難化解的多重原因 |
時間:2018-08-03 來源:不銹鋼現貨超市網 作者:不銹鋼現貨超市 |
不銹鋼無縫管過剩產能難化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國內外宏觀環境的影響,有各方參與主體利益動機的影響,還有體制機制、管理方式、發展方式等深層次原因。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進入低速增長階段。我國企業面臨的外部需求已經明顯減弱,同時,國內不銹鋼無縫管市場需求持續轉弱,住房和汽車兩大消費龍頭已經逐步走出黃金成長期,與之緊密相關的不銹鋼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迅速加劇。
在穩增長的重壓之下,部分不銹鋼無縫管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執行不到位。“等量置換”或者“減量置換”的原則在實際執行中常常走樣,往往該淘汰的小項目借助一些不規范手段蒙混過關,最終小項目沒關掉,大項目又建成,結果是產能越滾越大。
首先,不銹鋼無縫管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是地方GDP貢獻大戶和保障就業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在政績考核指標的壓力下主動削減產能的動力不足。其次,不銹鋼無縫管企業等重化工企業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最后,全國市場分割使得地方政府為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地方保護主義,保護當地大型企業特別是許多產能過剩行業的國有企業就成為許多地方政府的被動選擇。
除地方政府外,由于擔心去產能會導致呆賬變成壞賬,并引致不良資產的上升從而侵蝕利潤,銀行也不想為化解不銹鋼無縫管產能主動作為。對于企業來說,行業虧損并不一定意味著破產關門,熬過行業寒冬以求保住市場地位是一種競爭策略。同時,大量重化工業的國有企業普遍缺乏硬預算約束,并不按照市場情況主動調整生產決策,依靠政府熬過冬天的想法不在少數,削減不銹鋼無縫管產能就成了紙上談兵。
資源要素市場改革滯后,能源、資源、土地沒有按照其稀缺程度和環境的代價來定價;能源稅費低、節能投入不足、環境治理不夠,再加上不合理的減免稅費,造成了一些項目能源行業和高耗能行業的成本沒有反映出行業的真實情況,項目利潤虛高。這種不完全成本刺激了投資的盲目性,加上不銹鋼無縫管市場秩序混亂和無序競爭,最后的結果就是優不勝劣不汰,扭曲了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 免責聲明:本平臺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及文章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平臺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