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萊蕪區37億精品鋼項目預計明年9月投產 |
時間:2024-11-29 來源:不銹鋼現貨超市網 作者:不銹鋼現貨網 |
11月23日,濟南市萊蕪區雅鹿山下,精品鋼綠色轉型項目建設工地上一派繁忙。“目前,最為核心的煉鋼廠土建完成了80%,轉爐、真空精煉爐基礎正在施工,預計明年9月投產。”泰山鋼鐵集團總經理助理唐國棟介紹,整個項目總投資37億元,全部建成后噸鋼成本降低100元,各工序能耗均可達到標桿水平。
煉好鋼必須有好爐。“新建的RH真空精煉爐投產后,可以極大豐富各行業及用途的品種鋼。高強耐磨鋼、工程機械用鋼、硅鋼等省內短板將被補齊。”唐國棟表示,屆時品種鋼的占比將達到80%以上。11月初,1萬噸鎳鐵從印度尼西亞運抵天津港,轉陸運送到泰鋼。這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泰鋼集團瞄準海外、創新布局產業鏈上游的“出海”項目。一期投資30多億元,今年達產達效,每年可為國內供應25萬噸不銹鋼鎳鐵原料。
“作為一家邁向國際的民營企業,創新是我們的生命線,更是我們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泰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勝坦言。在不銹鋼煉鋼車間外,矗立著一個近10米高的儲氣罐,里面的二氧化碳為精煉爐內的鋼水脫碳,降低成本的同時縮短精煉周期。眾所周知,鋼鐵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在這里二氧化碳被用來煉不銹鋼,巧妙實現了資源化利用,這一國際首創今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創新為引擎,泰山鋼鐵在一次次的轉型升級中,從一個“小三線”鐵廠,發展為連續16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前不久,“氫燃料電池雙極板用鐵素體不銹鋼超薄板”項目在泰鋼啟動,聚焦產業鏈難點,由毛新平院士領銜,北京科技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等科研單位的專家聯合攻關該課題的關鍵技術。日前泰鋼舉辦的第三屆職工“五小”創新成果展上,68項成果凝聚了一線職工的智慧結晶。
從“一爐鐵”到“百種鋼”,企業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走進泰鋼的不銹鋼生產車間,700多米長的自動化裝備正在生產特種鋼卷,只有6名工人在控制室內盯著電腦屏幕。這是企業聯合科研院所打造的全國首個5G+不銹鋼生產線,可生產全系列不銹鋼,其中,400系列不銹鋼走在全國前列,“剎車盤用不銹鋼熱軋鋼帶”被工信部認定為全國“單項冠軍”產品。目前正在重點研發445J2、436等高端超純鐵素體不銹鋼和高強鐵素體不銹鋼,核心產品將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核電、高端化工等領域。
“從項目立項手續辦理到項目開工,只用了3個月,拿地即開工……萊蕪區成立了專班,每周開兩次調度會,為項目建設快速推進保駕護航。”泰山鋼鐵集團黨委成員、總經理邵書東表示,有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利好政策,企業更有信心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為“爐”煉好鋼。(出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不銹鋼分會) 免責聲明:本平臺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及文章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平臺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